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【介绍】:见舒诏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为白膜蔽睛之俗称,详该条。
病症名。《颅囟经》:“初生小儿,一月内,乳利如膏,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。”新生儿消化力弱,哺乳失宜,复感寒邪,最易导致乳汁不消而成此症。故《古今医统》论抚养婴儿,要注意哺乳之法,有“忍三分饥,吃七分饱”
病名。由风邪入于经脉,使经气壅塞不通所致之耳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足少阴,肾之经,宗脉之所聚,其气通于耳,其经脉虚,风邪乘之,风入于耳之脉,使经气否塞不宣,故为风聋。风随气脉行于头脑,则聋而时
又称脉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详脉极条。
出《花历百咏》。为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五至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密斋。罗田县(属湖北省)人。世医出身,为明代祖传儿科著名医家。精于儿科及养生学,临证有良效。撰述有《幼科发挥》、《育婴秘诀》、《广嗣纪要》、《痘疹世医心法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宝花散,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干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