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朱权条。
见莫氏锦囊十二种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黄芩、黄连、麦门冬、天花粉、茯神、丹参、牛黄、菖蒲、远志。为丸服。治心经蓄热而致的癫证,或时烦躁,眼鼻觉热者。
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……内解写于中者十脉。”王冰柱:“……五脏之脉,左右各五,故十脉也。”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。为草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》。2卷。宋·闻人规撰。刊于1235年。上卷对小儿痘疹的一些主要临床病理治疗问题提出81问,并逐一作了解答;下卷列述治疗方剂。
证名。即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心痿者,脉痿也。”详脉痿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》。为鹿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石药尔雅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