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灵龟八法。详该条。
本草著作。简称《宝庆本草》、《本草折衷》,初名《本草精华》。20卷。南宋·陈衍撰。成书于1248年。作者旨在撷取诸家本草之精华,并折衷其说,故以名书。书始撰于宝庆三年,故又冠以年号以示不忘其初。卷1~
证名。指四肢肌肉、筋脉有痠楚、疼痛的感觉。多由湿热侵袭经络,或气血亏损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虚劳里急,……四肢痠疼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,小建中汤主之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·风毒脚气》: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背俞二穴。”王冰注:“大杼穴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两头发。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胸部,在第一肋间隙中,距胸正中线4寸处。布有胸前神经分支,并有胸肩峰动、静脉及胸侧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胁胀痛,咳吐脓血等。斜刺
书名。3卷。清·严洁、施雯、洪炜合撰。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。卷上列胎前共34症;卷中列产后共61症;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,包括补剂、散剂、攻剂、热剂、和剂及胎前、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元忽思慧《饮膳正要·养生避忌》。用手指指腹或手掌掌面轻按于治疗部位上,带动该处皮下组织,作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。《保赤推拿法》:“揉者,医以指按儿经穴,不离其处而旋转之也。”《厘正按摩要术
主气之第五气。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。为阳明燥金之气,主秋分后60日又87.5刻。亦即由秋分至小雪,其中包括寒露、霜降、立冬三个节气。参主气条。
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阳明之筋,起于中三指,结于跗上,邪外上加于辅骨,上结于膝外廉,直上结于髀枢,上循胁属脊;其直者,上循骭,结于膝;其支者,结于外辅骨,合少阳;其直者,上循伏兔,上结于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