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煮针法

煮针法

①指古代将针具以某些药物煎煮处理后再用于临床的方法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其法先用乌头、硫黄麻黄木鳖子乌梅等在瓷石器内先煎一日,洗濯后再用没药、乳香、当归花蕊石等再水煎一日,最后将针具“瓦屑打磨净端直,松子油涂”贮以备用。明代针灸高武谓:“煮针非素问意,今依法煮之,以解铁毒,此有益无害也。”②眼科手术保养器械(金针)的方法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将拨治内障的金针,用药物反复煮后,打磨令直以备用。故煮针法非今之消毒法。现已不采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缩不伸

    指男子阴茎内缩之证。见《得心集医案·痿证门》。即茎缩,属阴缩范畴。详阴缩条。

  • 沈之问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自号无为道人,履贯生平未详。其曾祖父沈怡梅曾在福建、河北等地搜集不少关于治疗麻风的秘方,后曾经其父沈艾轩加以补充。他在此基础上,又把自己在江湖各地搜集到的治疗麻风

  • 神效追风丸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八方。苦参六两,大枫子肉四两,荆芥二两五钱,麻黄、当归、羌活、白术各五钱,黄芩、白芍药、川芎、白僵蚕、人参、白蒺藜、胡麻仁、防风各一两,乳香、没药各二钱二分,麝香四分。为末,酒煮黄米

  • 掐中指甲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保赤推拿法》:“掐中指甲法,将儿中指甲上面轻轻掐之,止儿泻。”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掐中指甲,医者以大指入儿中指甲内,着力掐之,治急慢惊。”

  • 阳络

    ①指手足三阳经分出的脉络。②指位于体表或上行的络脉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阳络伤则血外溢,血外溢则衄血。”③专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形有余,则泻其阳经;不足,则补其阳络。”王冰注:“

  • 带下黄候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黄带。详该条。

  • 山田薯

    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萆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阳风

    出《灵枢·论勇》。指夏季阳热的气候。

  • 乌扇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射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胞脉

    指分布在胞宫上的脉络。出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,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。”其中包括冲、任二脉联属胞宫的部分,以维系并营养胞宫完成月经生理及孕育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