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即砭石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面部有恶寒感觉者。见《丹溪心法·恶寒》。多因胃中有寒湿,或胃气虚所致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如阳明气不足,则身已前皆寒,寒湿上逆,则面反不能耐寒,先以附子理中汤数服,次以升麻葛根汤去芍加参、芪、
即五输穴,见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秫米之别各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曜孙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见虚则补之条。
见顾允若《妇科辑要》。指脐带绕颈造成的难产。详碍产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绛梨木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脚趾挛缩不展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九卷:“夫小儿脚拳,由在胎之时,其母脏腑内有冷积,为风邪所乘,儿生之后,肾气不足,气血未营,故令脚指拳缩不展。”治宜益肾、和血、祛风、舒筋之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