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气呕吐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作脣。又名口唇、唇口、飞门。于口之前端,分上唇、下唇。为脾之外候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脾之合肉也,其荣唇也。”唇与发音有关,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口唇者,音声之扇也。”

  • 变蒸

    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,或有身热、脉乱、汗出等症,而身无大病者。此说始于西晋·王叔和,隋唐医家,日相传演,其说益繁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小儿杂病诸候》:“小儿变蒸者,以长气血也。”《千金要方》:“凡小儿自生三十

  • 舌尖

    即舌之尖端。《辨舌指南》第一编第一章:“舌尖,内应心。”

  • 纹沉

    即指纹深沉。主病邪在里。

  • 障陷

    病证名。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。

  • 楸白皮

    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。为楸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清金散

    《外科大成》卷二方。黄连三钱,枳壳、陈皮、乳香各一钱,没药五分。水煎,空腹服;肿痛甚者,外兼熏洗。治沿肛痔,周围皆有,痛痒出水。

  • 肱(qū 区)

    腋下胁上部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春脉……不及,则令人胸痛引背,下则两胁胠满。”王冰注:“胠,谓腋下胁也。”

  • 妇科秘传

   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。

  • 火眼

   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六。即风火眼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