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名。代号DU23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神堂。属督脉。位于头正中线,入前发际1寸。布有额神经分支,额动、静脉分支及颞浅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头痛,目眩,目赤痛,鼻塞,鼻出血,癫狂,痫症;以及前额神经痛,
①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章门,见该条。②经外奇穴别名。《千金翼方》:“多汗,四肢不举少力,……灸长平五十壮,在侠脐相去五寸,不针。”所述与长谷同位。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作长谷别名,见该条。
儿科著作。13卷。清·王世隆撰。刊于1758年。作者在整理前代儿科学成就的同时,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写成本书。卷1为诊治总论;卷2~10分述200余种儿科病证的证治;卷11~12为痘科;卷13为麻科。
【介绍】:见包一虚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毛孔出血,射出如箭。《血证论》卷三:“从毛孔中流出一条血来,有似箭之射出,故名血箭。由心肺火盛,逼血从毛孔中出。治宜清心火,以除血出之源,凉血地黄汤加蒲黄。又宜泻肺火以敛皮毛之气,使毛孔不
病名。①《周礼·天官》:“疡医上工八人,掌肿疡、溃疡、金疡、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。”②《疡医准绳》卷五:“无名肿毒者,……又名肿疡,又名虚疡也。”③证名。《外科发挥》卷一:“肿疡,谓疮未出脓者。”指一切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食盐五钱,黑铅六钱,枯白矾、枯皂矾、水银、火硝各二两。先将盐、铅熔化,入水银结成砂子另化,二矾、火硝同炒干研细,合已制好的铅汞砂子于一处细研,以不见银星为度,入罐
见《中草医药经验交流》。为黄毛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