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。多由厥阴肝脉积气攻窜所致。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疝在厥阴,其出入上下不常,与狐相类,故曰狐疝风。此非外入之风,乃以肝邪为言也。”参见风疝、狐疝条。
书名。《中医临床参考丛书》之一。江苏新医学院主编。上篇为总论部分,阐述温病的概念,温病、伤寒的区别,温病与温疫的关系,并对温病的病因、病机、诊断及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的介绍;下篇各论部分,能融会古今温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念庵,自号古月老人。浙江钱塘人。慕当时名医高鼓峰之名,后见到高氏所撰《医家心法》一书,又认为其中论述有不合张仲景原意之处,遂对该书加以评论和订正。另对窦材之《扁
病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四。又称脏毒便血。《证治要诀·肠风脏毒》:“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,浊而暗者为脏毒。……脏毒者,蕴积毒气,久而始见。”多由肠胃湿热郁滞久则化毒损伤血络引起,主要症状为下血污浊色暗,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长强。见该条。
方书。3卷。晋·葛洪原著,梁·陶弘景增补,尚志钧辑校于1983年。此书为《肘后方》的增补辑佚本。尚氏从唐宋医书及类书如《千金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幼幼新书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医心方》、《
气功功法。以太极命名、动静结合的功法。其方法:姿势有静练式,动练式,活练式;意守有意守会阴法、涌泉法、命门法、关元法、印堂法、命门涌泉连线法、解溪法。呼吸有自然呼吸法,导引运气法,抓闭呼吸法,喉头呼吸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二。指孕妇阳气素虚,阳虚内寒影响胎元,症见吞酸吐酸,或呕恶、胀满、泄泻,以致胎寒不安。宜温阳散寒,佐以安胎,用理阴煎(熟地、当归、炙草、干姜)为主。若脾肾两虚,或呕,或胀加
病名。痘,包括天花和水痘。指产后适逢出痘。治宜大补荣卫为主,方用大补汤(黄芪、熟地、川芎、白芍、官桂、茯苓、人参、当归)。若痘出多者,则加连翘、大力子等;大便泻者,则加肉豆蔻、炮姜等。余按常例治。现天
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肩髃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