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《外科真诠》方。生地黄、牡丹皮、玄参、牛膝、赤芍药、天花粉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丹毒热在胆经,色赤,陷于皮肤之内,灯下视之如纱裹朱砂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备览》,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、右额之疽为气疽,故名。证治见额疽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小产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秦之桢条。
指能引起流行的传染性强的病邪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破伤风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俅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12卷,已佚。
见《活幼心书》。指双目流血。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谓其发病“乃胎热胎火所致。”目为肝窍,血乃心液,火灼心肝,迫血上溢,故成此证。治宜凉肝泻心之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