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混睛

混睛

病证名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:“白睛先赤后痒痛,泪下闭涩难开,年深则睛变成碧色,满目如凝脂,赤脉横贯,宜地黄散。”即混睛障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酢浆草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衣

    出谢文祥《救产全书》。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外丘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GB3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少阳之郄穴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外踝尖上7寸,当腓骨前缘处;或于阳交穴前方1寸取穴。一说“在外踝上六寸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)。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、

  • 典药

    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,只设1名。

  • 转阴过阳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猿猴摘果条。

  • 耳眩

    指耳屏的软骨。在外耳门前侧,左右各一。

  • 金笋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肉苁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赤淡黄筋

    推拿穴位。又称心筋、淡黄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。掐之,即转热,使元气流通,除壅塞之患。

  • 大贝母

    见《本草正义》。即浙贝母,详该条。

  • 活血莲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