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为冬青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症因脉治·吐水类》。又称呕苦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中极,见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犁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。即环项发。见该条。
《黄帝内经素问·病能论》方。泽泻、白术各十分,麋衔五分。为末,每服三指撮,食前冲服。治酒风,身热解堕,汗出如浴,恶风少气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虎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渴证之一。①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。《证治要诀·拾遗门》:“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,名曰血渴,宜求益血之剂。”可用四物汤、十全大补汤等方。②泛指劳伤元气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五:“内伤劳役,精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罗勒子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