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伤寒论》。指睡眠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。即鼾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哲条。
天刚亮的时候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大晨。”马莳注:“冬之大晨在寅末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卷下。小儿热盛生风,欲为惊搐,血气未实,不能胜邪,故发搐。大小便依度,口中气热,当发之。用大青膏。
即指纹深沉。主病邪在里。
元代医疗机构名称。详见广惠司条。
病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世又呼偷针眼。”即针眼。详该条。
外感之湿邪。如气候潮湿,久居湿地,或感受雾露之邪,或涉水淋雨,或从事水中作业等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地之湿气,感则害皮肉筋脉。”
胚胎在母体内发育,直至出生为止的过程。
同一病证,可因人、因时、因地的不同,或由于病情的发展,病型的各异,病机的变化,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,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,采取不同的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西北之气,散而寒之,东南之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