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色

猜你喜欢

  • 阴阳学说

    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。详阴阳条。

  • 牵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拉法。《世医得效方》:“理腰痛,病人正东坐,收手抱心,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,一人后捧其头,徐牵令偃卧,头到地,三起三卧便差。”

  • 切脉指法。诊脉时指力不轻不重,左右推寻脉象。《诊家枢要》:“不轻不重,委曲求之曰寻。”

  • 如金解毒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方。桔梗一钱,甘草一钱半,炒黄连、炒黄芩、炒黄柏、炒栀子各七分。水煎,分作十余次服,徐徐呷之。治肺痈。

  • 四科简效方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王士雄辑。刊于1854年。本书分甲、乙、丙、丁四集,收录内、外、女、幼四科的单验方,每科又根据不同的病证标题列方,现有《潜斋医学丛书》本。

  • 内经教学参考资料

    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。本书系根据该院的教材《内经辑要》一书所补充编写的教学参考书。书中分别介绍《内经》中有关阴阳五行、摄生、脏象、经络、病能、诊法、论治、五运六气等内容,分章节并予分段讲解。

  • 温氏医书三种

    中医丛书。清温载之(存厚)撰。刊于1886年。收有《温病浅说》、《温氏医案》及《小儿急惊治验》3种,现存初刻本。

  • 灌浆板黄

    病证名。指痘疹灌浆不起,痘形板腻死塞,干腊而不明黄的证候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是由毒气盛凝结气血所致。治宜行血解毒,用清毒活血汤(《医宗金鉴》:“紫草、当归、木通、生地黄、芍药、连翘、牛蒡子、山楂、

  • 十二原

    指五脏及膏、肓之十二个原穴。即肺之原太渊,左右各一;心之原大陵,左右各一;肝之原太冲,左右各一;脾之原太白,左右各一;肾之原太溪,左右各一;膏之原鸠尾;肓之原脖胦(气海)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五脏

  • 抱膝

    正骨器械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。又名竹箍。用于髌骨骨折及错位的固定。用竹或铁丝编制,或用橡皮制成。形状为较髌骨稍大的圆圈,并带四个“小足”,用纱布缠裹。用时将圈套于整复后髌骨的周围,缚于腘部垫的木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