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穴论篇

气穴论篇

素问》篇名。气穴,即经气所注的穴位。本篇主要论述人体三百六十五个气穴的分布情况,故名。文中还叙述了孙络溪谷致病的原因和治法

猜你喜欢

  • 倒捋草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数

    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常数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气数者,所以纪化生之用也。”谓气数是用来标志万物化生的时间节律的。

  • 腋下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噫哕膈中气闭塞,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腋下穴。位于腋中线上,腋窝直下1.5寸处。主治噫哕,胸膈满闷,狐臭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斜刺0.3

  • 五椎

    指第五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五椎下间主肝热。”

  • 野朱桐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臭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齿漏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手阳明之支脉,入于齿,风邪客于经脉,流滞齿根,使断肿脓汁出,愈而更发,谓之齿漏。”即牙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平推法

    推拿手法。为推法的一种。分别以手指、全掌、掌根、大鱼际或小鱼际为着力点,贴于人体的一定部位上,用力向前作直线移动。有温通经络,利气活血,祛风散寒,消肿等作用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以两手四指……推下至

  • 风疳

    病名。①牙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三十四卷:“夫风疳者,由脏腑壅滞,久积风热,脾肺不利,心胸痰饮,邪毒之气,冲注上焦,熏蒸牙齿。则令齿龈浮肿,动摇脱落,损烂,脓血俱出,虫蚀齿根,口内常臭,面色青黄,唇颊肿

  • 动输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动,指脉之搏动;输,即经气所输之处。本篇阐述了十二经脉中,唯手太阴、足阳明、足少阴三经独动不休的道理,以及在邪气阻塞四肢的情况下,十二经气如何保持输转循环的问题。

  • 文蛤散

    《伤寒论》方。文蛤五两。为散,每服一方寸匕,沸汤调下。治太阳病,应以汗解之,反以水潠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,弥更益烦,肉上起粟,意欲饮水,反不渴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