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横骨、盖骨。即耻骨上支。
即儿科。又名哑科。见《医学正传》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襁褓至一岁,曰牙儿。二岁曰婴儿,三岁曰奶童,四岁曰奶腥,五岁曰孩儿,六岁曰小儿,以至十五岁,皆以小方脉治。”
见《要药分剂》。即巴旦杏仁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。参见真寒假热条。
见《岭南杂记》。为柠檬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心痛久延不愈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心痛病诸候》:“久心痛者,是心之支别络,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。……发作有时,经久不瘥也。”参见心痛条。
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玉版》。又名声嘶、声喝、声散、声破。为多种咽喉疾患主要症状之一。系指说话声嘶不清,声出不彰。多由肺气闭郁,气道壅遏;或肺肾阴亏,咽喉失养;或由气滞肝郁,气滞血瘀;或痰火湿浊上蒸;或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