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医话良方
见柳州医话条。
见柳州医话条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为蓬莪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。指婴儿惊啼,面赤唇红的证候。由于妊母恣食辛酸,多味炙煿热气熏蒸,传入胎中,以致胎受其气,伏于心经,出生后因风邪暴伤而诱发。治宜清热宁心,用导赤散加黄连、蝉蜕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睡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大红袍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为赤车使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明·赵贞观《绛血丹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气功学著作。南宋曾糙所编,全书四十二卷,一百零八篇。举凡气功古籍《参同契》、《入药镜》、《坐忘论》、《悟真篇》、《金壁龙虎经》等,均辑为专篇,予以论述。功法如胎息、呼吸、调气、存想等,也有记载。气功人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因皮肤沾染蛇虫秽毒所致。多发于胸胁、脐腹。其形如蛇缠身,皮肤灼痛;轻则腐浅,重则深烂。治宜解毒止痛。祛腐生肌。外涂蜈蚣油,或雄黄末适量,酒调搽之。属于带状疱疹兼有溃破感染的情
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