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思祖
【介绍】:
见李修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李修条。
热之在气分者,一般以实热为多。参见气分证条。属虚热者,宜清心莲子饮,或补中益气汤、升阳益胃汤之类。
病因的一类。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》。包括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,如蛇伤、犬咬伤、昆虫螫刺伤等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老鸦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疔生于外耳。由肝胆经火毒上炎而发。若生于耳孔内,色黑根深,形似椒目,痛如锥刺,痛引腮脑,破流血水。治宜泻火解毒,凉血止痛。可选用黄连解毒汤、仙方活命饮等加减。外用蟾酥丸磨
脉学著作。2卷。清·叶霖撰。上卷选取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脉经》等有关论脉部分阐明新义,并分别论述脉机、妇人脉法、幼儿诊法、奇经八脉、脉色兼察等。所附察色节要,多采石芾南之说。下卷列举分析30种脉象,
见育婴秘诀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又名麻虫、苍耳虫。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。解毒。治疔肿,无名毒肿,恶疮,痔疮。以香油浸渍,用时取适量捣烂外敷患处。
病名。又称肾咳。指肾虚引起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·内伤咳嗽》:“肾经咳嗽之症,咳则腰痛,五心烦热,涌泉热,阴火上炎,时见干咳,痰味带咸,此肾经咳嗽也。”多因劳伤肺气,金不生水,色欲过度,水虚火旺,肾火刑金
指舌苔润滑。是有津液之象,热病苔滑,是里热未结;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,是阴寒凝滞,或痰湿内阻。《伤寒论·太阳病篇下》:“脏结无阳证,不往来寒热,其人反静,舌上苔滑者,不可攻也。”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长春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