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马尿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水突,见该条。
粰是麸的异体字。见麸疮条。
证名。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。《医贯》卷四:“火衰则有昏瞑之患。”参见目昏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详飞经走气条。
指由刀斧利器所造成的创伤。《金匮要略·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》:“刀斧所伤,亡血故也。”
疟痢著作。8卷。清熊立品(圣城)编辑,刊于1776年,为《瘟疫传症汇编》之一。作者选集前贤有关痢症、泄泻、疟病诸论,结合个人经验,详析各种治法,论方结合,切于实用。其治疗泄泻九法对后世具有一定的影响。
即第四足趾。又称小指次指。
全舌紫而干老,如煮熟猪肝色。为脏腑热极,热邪传厥阴危候,宜大剂清热解毒之品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即任脉。《素问·刺腰痛论》:“会阴之脉,令人腰痛,痛上漯漯然汗出,汗干令人欲饮,饮已欲走。”张志聪注:“任脉起于至阴,与督脉交会,分而上行,故名曰会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