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暑湿眩晕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托酒煎汤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七方。黄芪、当归尾各二钱,柴胡一钱半,连翘、肉桂、白芷、牛蒡子各一钱,升麻七分,黄柏、甘草各五分。水酒各半煎服。治邪在足少阴经,痈生腿外侧;或因寒湿而致的附骨疽。

  • 救偏琐言

    儿科著作。清·费启泰撰。5卷。刊于1659年。本书专论痘疹的辨证原则和治疗法。作者认为古人治痘之法,多有所偏,特别是略于攻下、解毒、凉血、清火诸法,因而根据个人的经验体会写成此书。书中除讨论了一些具体

  • 内伤蓄血

    病证名。指蓄血是由于内伤所致者。其症胸胁或小腹急痛,宜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,随痛之高下选用之。体虚者,可略加桂、附;若下血瘀滞,色晦不鲜者,酌加温补气血之品。参见瘀血条。

  • 牵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拉法。《世医得效方》:“理腰痛,病人正东坐,收手抱心,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,一人后捧其头,徐牵令偃卧,头到地,三起三卧便差。”

  • 腲腿风

    即猥退风。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。《万病回春·中风》:“腲腿风者,半身不遂,失音不语也。”参见猥退风条。

  • 妊娠中风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多因孕后血虚,经络、脏腑失荣,中于风邪所致。中于经络者,症见肌肤不仁,手足麻木,口眼歪斜,甚则半身不遂;中于脏腑者,症见卒然昏倒,痰涎壅盛,不省人事。惟孕妇患此症不可以

  • 次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关元,见该条。

  • 助阳和血汤

    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助阳和血补气汤,见该条。

  • 腰骨损断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腰骨即腰椎。因跌打、坠撞所伤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折处压痛明显,畸形、活动受限,甚则坐、立、行步受限,严重者损及脊髓,出现下肢麻痹及瘫痪。治疗参见背脊骨折条。

  • 太阳之阳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阳经之阳络。名关枢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