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三:“瘛病。论曰:《内经》谓病蛊弗治,肾传之心病,筋脉相引而急,病名曰瘛。夫精属肾,筋属肝,脉属心,精盛则滋育诸筋,荣灌诸脉,故筋脉和柔。今风客于肾,病蛊出白,则精已亏矣。经所
见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即季胁,见该条。
见《药物图考》。为荔枝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大豆黄卷,详该条。
喘,呼吸喘促;冒,眩冒。即呼吸喘促而头目昏眩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小便不利,大便乍难乍易,时有微热,喘冒不能卧者,有燥屎也,宜大承气汤。”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对结聚之证要使其消散。例如痰热互结心下,胸脘痞满、按之则痛,宜小陷胸汤以宽胸散结;又如瘿瘤、瘰疬,须用软坚散结法以散之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顶门痈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草木灰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为天麻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