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毒留胃腑所致。初起遍体生疮如疥癣,瘙痒难忍,日久手足顽痹不仁。相当于结核型麻风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凤仙花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DU7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。属督脉。位于背部,第十、十一胸椎棘突之间。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胃痛,呕吐,腹胀满,黄疸,腰背痛;以及肝炎,胆囊炎等。向上斜刺
病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白点一颗,如星光滑,当睛中盖定,虽久不大不小,傍视瞳神在内,……肾络气滞膏凝,结为此病,虽服不退,点亦不除,终身之患。”本症属宿翳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赤石脂,详该条。
指肩胛骨、子骨,左右共四块。详各条。
证名。简称撮空。指患者神昏时,两手向空作抓物状。常与循衣摸床等症同时出现。不论见于实证或虚证,多属病情危重。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九:“又有人病伤寒,大便不利,日晡发潮热,手循衣缝,两手撮空,直视喘急。……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挟头风而发的瘰疬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多因肝气郁结所致。治宜开郁行痰,服解郁化痰丸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①明代医生。字汝器,号海仙,休宁西门(今安徽休宁)人。世医出身,其先人自宋代即以医为业,其父丁绳于嘉靖初年(十六世纪初)以医闻名。瓒继祖业,亦以医名,临证每奇中,卒年六十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