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揆度奇恒

揆度奇恒

①指诊断中,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一般的疾病规律和特殊的变化,以期正确判断病情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吾得脉之大要,天下至数,五色脉变,揆度奇恒,道在于一,……。”此处奇恒指平常(恒)和异常(奇)。②推测疾病的浅深和奇难。《素问·玉版论要》:“揆度者,度病之浅深也。奇恒者,言奇病也。”此处奇恒指异于平常的奇特疾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皂角丸

    ①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方。皂角、枳壳、羌活、桑白皮、槟榔、制杏仁、麻仁、防风、白芷、陈皮各等分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五丸,温水或蜜汤吞下。治风秘。②《奇效良方》卷二十九方。炙皂角子、枳壳(

  • 筋痿

    ①痿证之一。亦称肝痿。由于肝热内盛,阴血不足,筋膜干枯所致。证见肢体筋急拘挛,渐至痿弱不能运动,伴有口苦,爪枯等症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主身之筋膜……肝气热,则胆泄口苦,筋膜干。筋膜干则筋急而挛,发为

  • 漏汗

    证名。指汗出如水,漏泄不止。又作灌汗。多因发汗太过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》:“太阳病,发汗,遂漏不止。”后人据此称之为漏汗。《脉经》卷六:“肺脉……其濡而散者,当病漏汗(漏,一作灌)。”漏

  • 遏蓝菜

    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菥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温疫论

    书名。2卷。明·吴有性撰于1642年。1641年山东、浙江等省疫病流行,医着以伤寒治法无效,枉死者颇多。吴氏推究病源,指出是温疫,系感染“异气”(又名杂气或戾气)所致,病由口鼻而入。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

  • 五君子煎

    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方。人参二至三钱,白术、茯苓各二钱,炙甘草一钱,干姜(炒黄)一至二钱。水煎服。治脾胃虚寒,呕吐泄泻而兼湿者。

  • 金匮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神功避邪散

    《时疫白喉捷要》方。葛根、连翘、木通、黄芩、金银花、牛蒡子、马勃(包煎)各二钱,生地黄四钱,僵蚕、浙贝母、麦门冬各三钱,蝉蜕一钱。为粗末,加青果三个(或用桑叶),水煎服。治白喉重症。

  • 仿寓意草

    医案著作。2卷。清·李冠仙撰于1835年。作者盛赞《寓意草》,并仿其格式,故名。所载以内科杂病为主,兼有妇科、五官科等验案。案中议病、析因颇详,主张“药不执方,相宜而用”,同症异治,异症同治。立法处方

  • 生地黄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鲜生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