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拯阳理劳汤

拯阳理劳汤

医宗必读》卷六方。原名新定拯阳理劳汤,又名拯阳汤救阳理痨汤黄芪(酒炒)、人参各二钱,肉桂(去皮)七分,当归(酒炒)一钱五分,陈皮(去白)、白术(土炒)各一钱,甘草(酒炒)五分,五味子四分。加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。水煎服。治劳伤气耗,倦怠懒言,动作喘乏,表热自汗心烦,遍身作痛。若烦热口干,加生地黄;气浮心乱,加丹参酸枣仁咳嗽,加麦门冬;挟湿,加茯苓苍术;脉沉迟,加熟附子;脉数实,去肉桂,加生地黄;胸闷,倍陈皮加桔梗;痰多,加半夏、茯苓;泻泄,加升麻柴胡;口干,加葛根;夏月,去肉桂;冬月,加干姜

猜你喜欢

  • 松筋草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洁古家珍

    综合性医书。金·张元素撰。1卷。撰年不详。此书分述风、破伤风、厉风、伤寒、咳嗽、吐、热、疟、眼、衄血、消渴、疮疡诸病证。论证简要,选方不泥于古,自拟效方大多平正可取。现有《济生拔萃》本。

  • 影疹

    指麻疹疹出不透,隐隐于皮肤之内者。清·马之骐《疹科纂要》:“麻疹正出之时,时有时无,欲出不出,如物影之摇动,谓之影疹。”治以透疹为主,宜升麻葛根汤、化斑汤,其影疹不日即出。如小便不通而热甚者,宜四苓汤

  • 邪气藏府病形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着重邪中脏腑和病形问题的讨论,故名。内容讨论了邪气中人的部位,有中阴、中阳、中脏、中腑的不同区别。并指出进行诊察时,应色、脉、尺肤三者合参,不可偏执。接着叙述了缓、急、大、小、滑、

  • 消毒汤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又名紫花地丁散。甘草一钱,金银花、紫花地丁、当归、大黄(酒炒)、黄芪、赤芍药各五钱(一方加升麻)。为末,酒煎,分二次服。治痈疽疖毒。

  • 铁指甲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解郁

    与疏郁理气义同。详该条。

  • 藏俞

    指五脏所属诸阴经的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诸穴,每经五穴,五五二十五穴,左右合之,共五十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藏俞五十穴。”

  • 痰母

    病理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小儿乳食停滞,或为暑湿所侵,化热灼液成痰,因循日久,结为顽块者,称为痰母。是齁的病因。详齁条。

  • 谷胀

    证名。即食胀。指谷食不化所致的胸腹胀满。《仁斋直指方·胀论》:“失饥伤饱,痞闷停酸,朝则阴消阳长,谷气易行,故能食,暮则阴长阳消,谷气难化,故不能食,是为谷胀。”《世医得效方·胀满》:“失饥伤饱,痞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