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面青掩口,恶闻人声,或似颠狂,此是人黄。”治宜灸烙法,内服赤箭散。参黄疸有关条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又名瘤赘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有六瘤记载,即骨瘤、脂瘤、肉瘤、脓瘤、血瘤、石瘤。多因七情劳欲,复感外邪,脏腑失调,生痰聚瘀,气血凝结而成。症为体表出现肿物,如梅如李,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高学山约撰于1872年左右。高氏融合前人学说,发挥个人的见解以注释《金匮要略》,对杂病的病机、诊断、方义等阐析较详。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唯心或主观、附会的解释。原稿分为四册,末册佚去二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黄狗肾之产于广东者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棘针,详该条。
病名。明·周慎斋《秘传女科》:“阴户生疮名天马疮。”详阴蚀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