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惊伤胁痛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盛则外热

    人体感受外邪之后,卫外的阳气盛于表层,与邪相争,引起发热症状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上焦不通利,则皮肤致密,腠理闭塞,玄府不通,卫气不得泄越,故外热。”

  • 急蛾

    病名。多由肺胃热壅,火毒上冲咽喉所致。本病发病急剧,喉核肿痛迅速,疼痛可连及耳窍,其表面有黄白色之脓点,疼痛难咽,寒热大作,口臭便秘。治宜疏风解毒,泻火消肿。用清咽利膈汤加减。参见乳蛾条。本病类今之急

  • 气痞

    病证名。①指表邪因误下入里,无形之邪结于心下,按之柔和不痛的痞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,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”②指气膈。多因忧思郁结所致。《医方考·痞门

  • 三阴头痛

    病名。太阴头痛、厥阴头痛、少阴头痛的合称。《罗氏会约医镜·论头痛》:“太阴头痛,脉沉缓,身体沉重,或腹痛,必有痰也,以苍术、半夏、南星为主;少阴头痛,脉沉细,必寒厥,以麻黄、附子、细辛为主;厥阴头痛,

  • 缩砂仁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

    壮族医疗法专著。黄瑾明等根据龙玉乾祖传经验整理而成。本传着重介绍壮医药线点灸法的特点、腧穴的体表定位法、取穴原则、施术要点以及在内、外、妇产、儿、皮肤、五官等科的临床应用。1986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

  • 月水不利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一指经闭,二指经行不畅。

  • 清里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幼幼集成》卷三:“小儿发热至二、三日,邪已入里,或乳食停滞,内成郁热,其候五心烦热、睡卧不宁、口渴多啼,胸满气急、面赤唇焦、大小便秘,此为内热。以鸡蛋一枚,去黄取清,以碗盛之,入麻油

  • 奶疹子

    病名。婴幼儿发疹性疾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有出一、二次者,出轻而日数少者,名奶疹子。”本证类似风疹、幼儿急疹等。

  • 肺系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①指喉头气管(承淡安《校注十四经发挥》)。②指肺与喉咙相联系部位。③肺的附属器官如气管、喉、鼻道等连成呼吸道的统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