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。即瞳人散大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龙骨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即落痔汤,见该条。
病名。本病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。唇白而肿,多兼眉棱骨痛,厥逆眩晕,气秽颐浮,齿击狂逆等症。治宜清火解毒,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。参见茧唇条。
面色憔悴无华。为慢性病容,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石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医便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初生儿头面肢体皮肤发赤,多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。治宜清热和血用清热解毒汤。如小儿出生之初,由于皮肤娇嫩,骤与外界接触,出现鲜红色斑者,数天后可自行消退,不必药治。
同单方。指药味不多,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。
推拿手法名。指用揉、推、摩等手法向患处四周进行离心方向操作的方法。明·曹士珩《保生秘要》:“气胀加推散四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