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半边旗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沛文条。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乃赤脉虬丝,纵横粗细,上气轮而缠风轮,最不易治。”参见赤脉贯睛、赤丝乱脉证等条。
病证名。婴儿脐肿,多因伤湿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脐肿出汁不止,用白矾烧灰敷之。《海上方》:小儿脐肿,荆芥煎汤洗净,以煨葱刮薄,出火毒,贴之即消。参见脐湿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。官南康守(今江西南康)。生平不详。集有《集效方》一卷。
六经皮部之一,属少阴的皮部。《素问·皮部论》:“少阴之阴,名曰枢儒,上下同法,视其部中有浮络者,皆少阴之络也。”说明手足少阴经循行部位上所见到的浮络都属少阴络,而浮络之外的皮肤,即为少阴络。“儒”是柔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半夏三钱,黄芩、天门冬、麦门冬各二钱,五味子、杏仁各一钱,甘草五分,生姜五片。水煎服。治因伤于暑热而致的热嗽,症见口燥,声嘶,烦热引饮,或吐涎沫,甚至咯血,脉数者。
病名。见明·倪维德《原机启微》。即能近怯远症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。参见瘰疬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