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筋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肝痿者,筋痿也。”详筋痿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矮陀陀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假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商阳,见该条。
膀胱的邪气。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微沉者,膀胱邪干小肠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肘后痈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浙江绍兴人,世居杨汎桥。曾从王馥原学医,对温暑时症、虚劳及妇女经带,颇有心得经验,为当地名医,病人求治者甚多。平生推崇叶天士《临证指南》及程氏《医学心悟》二书。其医案后由曹炳章集成
病名。指宫颈鳞状上皮脱落露出皮下组织呈鲜红色,或由颈管柱状上皮向外生长覆盖,代替了原来的鳞状上皮的炎症反应。临床表现白带量多,成黄色或血性可按带下症辨证治疗。多采用宫颈局部上药,如地榆丸(生地榆100
【介绍】:见秦伯未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喉痹,刺手小指爪纹中,出三大豆许血,逐左右刺,皆须慎酒面毒物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小指爪纹。定位在手小指背侧,爪甲根部中点处。主治喉痹。点刺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