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李中立条。
①病名。为局部汗液带有特异臭味的一种病证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体臭。多由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。本病多发于腋下,其它如乳晕、脐窝、外阴、肛周等处亦可发生。患处皮肤分泌带有异臭的汗液,夏季较重。治疗:用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身体虚弱所致的声音低微。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肾,肾为声音之根,脏腑健旺则声音洪亮,脏腑虚弱则声音低微。故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声音出于脏气,凡脏实则声弘,脏虚则声怯。”
针灸治疗法则。同合治内腑。即六腑的疾病,可用该经的下合穴治疗。详下合穴条。
外生殖器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阴中迺疡,隐曲不利,互引阴股。”
病证名。指感受寒邪所致的腹痛。多见于阳气虚衰者。见《医方考·腹痛》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寒气腹痛之症,面黄唇白,手足多冷,恶寒不热,二便清利,腹中绵绵作痛,此寒气腹痛之症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腹痛》:“绵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或作阳陵泉之简称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即白花射干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