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张贞菴

张贞菴

【介绍】:

张正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假苏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遵生集要

    中医丛书。又名《醒医六书》。清·杨润、曹施周辑刊。收有吴有性《瘟疫论》、杜清碧《舌镜》、景冬阳《增补方论》、戴天章《存存书屋摘抄》、无名氏《咽喉总论》、倪东溟《产宝家传》等六种。现有嘉庆四年(1799

  • 胃寒恶阻

    恶阻证型之一。平素脾胃虚寒,孕后胞门闭塞,脏气内阻,寒饮逆上。症见呕吐清水,倦怠畏寒,喜热饮。宜温胃止呕。用干姜人参半夏丸。

  • 乳泣

    病名。出宋·陈选《妇科秘兰》。亦名乳胎、儿泣、鬼泣。《妇科秘兰》:“妊娠乳自流出者,谓之乳泣。”因孕妇气血虚弱不能统摄,乳汁自出,出多则血不足以养胎,以致影响胎儿发育。治宜补气养血。方用八珍汤。

  • 燥湿汤

    ①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炒黄连一钱,苍术(泔水制)、白术(土炒)、陈皮各八分,茯苓、半夏、枳壳、焦栀子各七分,甘草三分。水煎服。治目大眦漏,时流血水,胀而疼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四方。白术、白芍

  • 荏叶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白苏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五脏衄

    病证名。指由情志激动过度而导致的鼻衄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病者积怒伤肝,积忧伤肺,烦思伤脾,失志伤肾,暴喜伤心,皆能动血。蓄聚不已,停留胸间,随气上溢,入清道中,发为鼻衄,名五脏衄。”可用止衄

  • 伤寒论集注

    书名。①清·张隐庵注释,高世栻纂集。6卷。书成于1683年。据高氏序言称,本书原为其师张隐庵所注释,稿未成而病逝,由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。书中选录了前人的一些注疏,并有不少张、高二氏的见解。但有一些

  • 脏毒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四十三。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之十五:“然肠风脏毒,自属滞下门。脏毒,即是脏中积毒。”②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自内伤得者曰

  • 坐板疮

    病名。生于臀部的疮疡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又名痤疿疮、风疳,即古之痤疿疮。多因暑天坐日晒几凳,或久坐阴湿之地,以致暑湿热毒,凝滞肌肤而成,初起臀部皮损如粟米或豆粒大丘疹,色红发痒,进而焮赤肿痛如火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