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梅之果实,详乌梅条。
即咽唾。见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柿饼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此症因伤寒遗毒不散,八、九日后,喉中肿闭,皆因热毒入于心脾二经之故。急服四七汤二、三剂。”参见喉闭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书名。①清·张隐庵注释,高世栻纂集。6卷。书成于1683年。据高氏序言称,本书原为其师张隐庵所注释,稿未成而病逝,由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。书中选录了前人的一些注疏,并有不少张、高二氏的见解。但有一些
出《李氏草秘》。为菟丝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朱载扬撰。刊于1879年。卷1~2编集前人有关麻症的论述;卷3~4为麻症的治疗方剂。
①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菍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医药丛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