痿证之一。见《医宗必读·痿》。指皮毛痿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指月经过少,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生地黄、赤芍药、川芎、当归、防风各半两,黄芩一钱半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血热生疮,遍身肿痒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当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戴天章条。
进针后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的方法。《医经小学》:“先说平针法……掐穴故教深,持针安穴上,令他嗽一声,随嗽归天部,停针再至人,再停归地部,待气候针沉,气若不来至,指甲切其经,次提针向病,针退天地人。”本法
①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元宝草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錾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。为紫葳茎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·黄岩《眼科纂要》。即旋螺突起。详该条。
①阳明为二阳,厥阴为一阴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二阳一阴,阳明主病。”王冰注:“一阴厥阴,肝木也。二阳阳明胃土气也,木土相薄,故阳明主病也。”②刺寒厥的一种方法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刺寒厥者,二阳一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