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》篇名。逆调,不协调也。本篇主要讨论由于阴阳、营卫之气逆乱失调所形成的内热、里寒、肉烁、骨痹、肉苛诸证,及经脉脏气失调所致的喘息等几种病变。因其言人身之阴阳、荣卫气血不协调之病理变化,故名。
指第七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七椎下间主肾热。”
解剖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。髃骨的别称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蒟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五邪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三锡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肢体一侧运动障碍或完全丧失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小儿半身不遂,自周岁至童年皆有,突然患此者少,多半由伤寒、瘟疫痘疹、吐泻等病后元气渐亏,面色青白,渐渐手足不动,甚则手足筋挛,周身如泥塑。”本
病证名。指过食生冷油腻所致的痞块。《医林绳墨·痞块》:“有因好食生冷油腻而食所得者,名曰痞积。”证见胸中满闷,膈塞不通等。参见痞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