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病证名,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因小肠有病引起的水肿,为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。由于小肠热郁,水湿内停,湿热相搏,注入下焦所致。临床症状为浮肿,小腹急满。治宜清热利湿,用导赤散加减。
见幼科直言条。
即龈交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牙钓、下腭骨。即下颌骨。
即舌中。详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蝎子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骭条。
溢,指脉来盈溢、洪盛。古代脉诊寸口(脉口)属阴,人迎属阳,若人迎与寸口脉俱洪盛如溢,示邪盛正衰,病进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,命曰阴阳俱溢。”
渴之俗称。详渴条。
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大麻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