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刺疔捷法》。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定位于鼻翼凸出处平行两侧,上直眶下缘外1/4与内3/4交界点。主治头面疔疮,直刺0.2~0.3寸。
《疫痧草》方。大黄、黄连、犀角、石膏、知母、玄参、生地黄、青黛。水煎服。治烂喉痧,痧点虽透而喉烂极盛,目赤便闭,神烦舌绛,脉象弦数,疫火盛者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即寻骨风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。①“前舌根上,或在左右两旁,或有青筋一丝在后腭,或紫点如豆大在舌根上,或青白色如蚬肉,或似桃胶,两旁红筋垂下,皆此症也。久则前心后背疼痛、暖气,喉中若虫行”(《喉症全科紫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胡麻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唇的异体字。详该条。
五膈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“心腹胀满,咳嗽,气逆,腹下若冷,雷鸣绕脐,痛不能食,名曰恐膈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切脉指法。用重指力按脉,以求沉分之脉象。《诊家枢要》:“重手取之曰按。”
①指小儿按摩法。心禅《一得集·推摩法论》:“推摩法……按病推之。……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,指尖属脏;本节属府。热清寒温,实泻虚补,分顺推逆,推左旋右,旋右推左,以定温清补泻之法,俱有下数,或三百或五百
证名,见《审视瑶函》。指初生儿双眼红肿,眵多稠粘,目闭不开的证候。详目闭不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