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吐泻

小儿吐泻

病证名。《活幼心书》:“吐泻者,乃挥霍扰乱之证。霍者吐,乱者泻。有心痛而先吐者,有腹痛而先泻者,莫不由中焦而作。”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吐泻多病于春夏秋三时,惟冬时绝少者,盖吐泻皆因脾胃虚冷所致,以冬时阳气在内,多食温暖,少饮水浆故也,设有患者必因伤于乳也。若春时病吐泻者,多因于风;夏时病者,多因于热;秋时病者,多因于冷。凡治吐泻者,必当审其时候,观其形证,察其温凉寒热,如此则无误矣。”分伤风吐泻伤暑吐泻伤乳吐泻、虚冷吐泻、伏暑吐泻胃热吐泻、气乱等,详见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赞华

    【介绍】:见耶律倍条。

  • 曾孚先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有《保生护命集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饮膳正要

    书名。3卷。元·忽思慧撰。刊于1330年。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,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,分为米谷、兽、禽、鱼、果、菜和料物七类,约200种,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,并附绘图。此书较

  • 隔物灸

    即间接灸。见该条。

  • 气秘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济生方·大便》。指气滞或气虚所致的便秘。《证治要诀·大便秘》:“气秘则气不升降,谷气不行,其人多噫。宜苏子降气汤加枳壳,吞养正丹,或半硫丸、来复丹;未效,佐以木香槟榔丸;欲其速通则枳壳生用

  • 精寒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又称精冷。其症泄精清冷,多影响生育。因命门和心包火衰所致。治宜温补心肾。用温精毓子丹、胜寒延嗣丹等方。

  • 外感嗽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指因外感时邪,损伤肺络的咳嗽吐血。因肺热内郁,风寒外束者,症见发热形寒、咳嗽、脉象浮大。宜清热解表,用泻白散加荆芥、防风、葛根之属。因风热犯肺者,症见发热口干,脉象浮数。宜

  • 断乳

    见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卷五。又名回乳、消乳。指用药物中断乳汁的分泌。常用炒麦芽80~100克水煎频服。又《胎产辑萃》断乳方:归尾、赤芍、红花酒洗、牛膝酒洗,水煎临卧服。

  • 生荣

    滋生而茂盛之意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东方生风,风生木,其德敷和,其化生荣,其政舒启,其令风,其变振发,其灾散落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二之气,阳乃布,民乃舒,物乃生荣。”

  • 产后不语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经效产宝·续编》。多因产后败血不去,停积于心;产后气血两脱,心气虚不能上通于舌,或痰热乘心,心气闭塞所致。败血停心者,症见面色紫黑,心闷,治宜活血开郁,方用芎归汤合七珍散(人参、石菖蒲、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