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审视瑶函

审视瑶函

眼科著作。一名《眼科大全》、《傅氏眼科审视瑶函》。6卷,卷首1卷。明·傅仁宇撰。刊于1644年。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运气论;卷1~2总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;卷3~6将眼科病分为108症作了较详细的记述,共收300余方,并介绍金针内障以及钩、割、针、烙、用药宜忌、眼科针灸疗法,点、洗、敷、吹等眼科外治法。内容比较丰富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风牵睑出

    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风牵出睑、睥翻粘睑、皮翻粘睑、皮翻症、残风、地倾。多因胃经积热、肝风内盛,致使风痰湿热瘀滞睑络而成;亦可由胞睑疮疡结瘢或外伤所致。症见眼睑向外翻倾,重者“睥翻转贴在外睑

  • 祛瘀止血

    止血法之一。是去瘀血以止血的方法。例如:①妇女崩漏证,下腹胀痛拒按,出血量多,色紫黑有块,块去痛减,舌苔灰暗,脉涩,用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蒲黄、山楂炭、桃仁、三七等药。②产后恶露淋沥日久不绝,颜色紫黑、

  • 外命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复溜,见该条。

  • 紫裆风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三。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,色呈红紫,痒不可当。相当于过敏性皮炎。治疗参见赤面风条。

  • 车质中

    【介绍】:见胡宪丰条。

  • 华洋脏象约纂

    书名。3卷,附录1卷。清·朱沛文编撰于1892年。本书汇集中西医有关人体结构、解剖图谱,参述己见编著而成。卷上为五脏六腑形态、部位、功能;卷中为眼、耳、鼻、及骨骼结构、功能;卷下为十二经脉、气血营卫等

  • 摩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出《内经》。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,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。用手掌进行者,称为掌摩法;用手指进行者,称为指摩法。有理气和中,活血止痛,散瘀消积等作用。常用于消

  • 传症痨咳

    病名。指痨瘵病的咳嗽。传作传染解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传症痨咳,即干咳、劳咳久者。”参见干咳、劳咳、痨瘵咳嗽条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又名热疖、石疖,俗称疖子。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痈疽第二则云:“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,一寸已上名小痈……”。即疮痈之最小者也。俗称以夏日所生之小肿为热疖。由内蕴热毒或外受暑

  • 微波针灸

    以针刺和微波热效应相结合的治疗方法。使用时应先按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穴针刺,然后把微波针灸仪的天线接于针柄并固定,调节输出功率,其大小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为度,一般以17~18V为好。每穴每次5~20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