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双池。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辑有《医林纂要探原》一书(1758年),论述医理及本草药性,强调阴阳五行、四时、六气等古典医理,主张诊病需要逐本。
病名。外阴部炎症,局部皮肤红、肿、热、痛,甚至溃疡,起脓泡,分泌物增多。若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或有皲裂。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。属带下、阴痒、阴疮范畴。宜清肝泻火利湿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外用熏洗药方:苦
【介绍】:见高士亿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类梧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蛇节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病在夜里严重。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:“夫百病者,多从旦慧昼安,夕加夜甚。”又:“夜半人气入脏,邪气独居于身,故甚也。”谓到了夜里,人体的正气蛰藏,已经入脏,使邪气独居体内,肆无忌惮,所以病气也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莙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铁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有《黄帝素问入试秘宝》七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