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子母补泻法

子母补泻法

针刺补泻法之一。《难经·六十九难》:“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。”其法将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五输穴五行相生次序,分属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又依生我者为母、我生者为子,据病情的虚实,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治疗。如肺经虚证,可补本经(金)母穴太渊(土),或母经(脾经)的穴位,称为虚则补其母(土生金);又如肺经实证,可泻本经(金)子穴尺泽(水),或子经(肾经)的穴位,称实则泻其子(金生水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道洽

    【介绍】:见胡洽条。

  • 痹气

    古病名。指气血痹闭而致的一类疾病。由于阳气虚少,阴寒内盛,以致气滞血涩,而闭阻不通。可见身冷或身痛等症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是人多痹气也,阳气少,阴气多,故身寒如从水中出。”《灵枢·官针》:“病痹气痛

  • 拳毛倒睫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倒睫拳毛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前虚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初孕大热。详该条。

  • 酊剂

    药物剂型之一。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,提取药材中醇溶性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。如牙痛水(成药)即为此剂型。

  • 眼白

    眼的部位。白睛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干苔满黑刺舌

    指舌苔白而干,满布黑芒刺的舌象。应辨寒热真假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白苔黑刺满舌者,如刮之黑刺即净,光润不干,渴不多饮,在杂病为真寒假热。若刺刮之不净,干燥粗涩,乃表经皆热极,传入阳明里证。”当结合因证予以

  • 单南山

    【介绍】:清初医家。浙江绍兴人。精于妇产科,撰《胎产指南》八卷(1857年刻行),后经丁兰谷辑订。

  • 郑宏纲

    【生卒】:约1727~1787【介绍】:清代喉科名医。字纪元,号梅涧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世医出身,其家从先祖起知医者,代不乏人。其父郑于丰(字绥年,号认斋)在外经商时,遇福建人黄明生,精于喉科,经几

  • 五朵云

    ①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九牛造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泽漆之别名。③见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为虎掌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