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原发性不孕症。详不孕条。
①指人体上部之气,包括心、肺之气。《灵枢·口问》“故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鸣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眩。”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上气不足,下气有余,肠胃实而心肺虚。”②指气逆壅上的症候。多由外感六淫
病名。清·何梦瑶《妇科辑要》:“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。”详子宫脱垂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腰俞,见该条。
详内痛外快条。
【生卒】:约761~827【介绍】:唐代官吏、医家。字晦叔。磁州昭义(今河南安阳)人。撰有《海上集验方》10卷。785年中进土,827年(太和初)为谏议大夫,颇得众望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音嘶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癎证痰多者为痰癎。多由小儿素有热痰内伏,复受惊恐而引起。症见仆地昏倒,惊掣啼叫,痰涎塞满喉间,口吐痰沫。治宜祛痰清热。先用一捻金,后服滚痰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