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滋阴八味丸,见该条。
见急救仙方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鼠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蚕退纸,详该条。
焦,指肺热叶焦;满,指肺气郁积,胸闷胀满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逆秋气则太阴不收,肺气焦满。”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羊角扭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外症状如粟米样的一种喉风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四。多由肺胃蕴热,复感外邪所致。初病发热恶寒,头痛身痛,继则咽喉肿,形如粟米,小于珍珠,根盘红赤而顶黄,散布于喉中,口内异常疼痛。治宜人参败毒散发表;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一。又名腐疔。其色白,有泡,三日内顶陷。治同疔疮。
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科类萃·诸汗治法》:“小儿无疾,但睡中遍身汗出如水,觉而经久不干,此名积症盗汗,脾冷所致。”宜先服三棱散消积,次用益黄散温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