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第七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七椎下间主肾热。”
病证名。见清·颜筱园《眼科约编》。即瞳神缩小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白毛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千金翼方·本草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刺法名。①指针刺浅深不同的三种刺法。即先刺至浅层,再较深的刺入,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,以产生针刺感应,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……始浅刺之,以逐邪气而来血气;后深刺之,
是指用芒针深刺穴位的治疗方法。临床操作时,以右手持针柄捻转,左手持针体下压,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。刺激时如患者感觉不适,即应停针。腹部可直刺,腰臀及肘膝关节处宜斜刺,头面或腰背部应横
①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五方。刺猬皮(烧存性)、蚺蛇头(烧存性)、魁蛤各一枚,蜈蚣一条半,虫、红娘子、斑蝥(各去头足翅)、蛴螬、蜘蛛、水蛭(糯米炒)各三个,穿山甲三片,龙骨、炒川椒、川大黄、黄连、麝香、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芫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黄芪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