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小儿风毒,详该条。
见订正伤寒论注条。
病名。指痢疾时止时发,久久不愈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有外感休息痢,内伤休息痢之别。多因治疗失宜,或气血虚弱,脾。肾不足,以致正虚邪恋,湿热积滞伏于肠胃而成。发作时,治宜清热化
病名。即瘰疬大小不一者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详瘰疬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·书经籍志》。1卷,三国时李当之撰,已佚。
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五方。又名一滴金。人中白、炒地龙各一两。为细末,羊胆汁和丸,芥子大,每用一丸,新汲水一滴化开,滴入两鼻中。治首风及偏正头痛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仙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瞳神缩小。详该条。
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心脾二藏有瘀热所为。心主于舌,脾之络脉,出于舌下,若身面发黄,舌下大脉起青黑色,舌噤强不能语,名为噤黄也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密蒙花之商品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