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土瓜根散

土瓜根散

①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土瓜根、芍药、桂枝、虫各三分。为末,每服一方寸匕,温酒送下,日三次。治带下经水不利,少腹痛,经一月再见者,亦治阴肿。②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方。土瓜根、天花粉、炙甘草枳壳(麸炒)各半两。为末,每服三钱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脾黄,偏身如金色,眼目俱黄,唇口生疮,口吟或咏,有时吐逆,不能食大便涩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远取法

    即远道选穴法,见该条。

  • 吐蛔痧

    病证名。即蛔虫病儿感染痧毒而致吐蛔之证。小儿素患蛔虫病,因痧毒入胃,胃必热胀,热胀之极,蛔不能存,因而上涌,乘吐而出。此与伤寒吐蛔,伏阴在内者不同。宜用消毒三棱针刺腿弯、臂弯痧筋上,流出紫黑毒血;另用

  • 高风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即高风雀目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谷白皮

    见《千金翼方·本草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九灵

    《灵枢》传本之一,详灵枢经条。

  • 李立之

    【介绍】:宋·儿科医生。临安(今杭州)人。以擅长儿科名闻一时。据传有儿患乳搐心者,婴儿忽喑哑,不能出声。令以被裹小儿,掷之于地,儿大惊,遂能声言。时人称其医术高明者。

  • 壁虫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壁钱,详该条。

  • 痢后风

    痢疾的一种继发症。又名痢风。主症为两脚酸软,不能行走。《证治要诀·痢》:“痢后风:因痢后下虚,不善调将(一作摄),或多行,或房劳,或感外邪,致两脚酸软,若痛若痹。”治宜扶正祛邪,活血脉,壮筋骨。方用大

  • 赤白沥

    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赤白带下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亦称头疼。凡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、后、偏侧部的疼痛,总称头痛。头为“诸阳之会”、“精明之府”,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。凡六淫外感,脏腑内伤,导致阳气阻塞,浊邪上踞,肝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