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为风火眼之俗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长明条。
《医醇賸义》卷四方。当归、牛膝各二钱,川芎、延胡索、琥珀各一钱,桃仁一钱五分,炮姜、生蒲黄、熟蒲黄各六分,山楂炭、丹参各三钱,灯心三尺,苏木三分,降香五分。水煎服。治新产之后,恶露上冲于心,头眩神昏,
小儿推拿方法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详水底捞月条。
见顾氏医镜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又名杨梅痘子。因其形如赤豆,嵌于肉内,坚硬如铁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为阳虚或阴虚,椒疮日久失治,疳疾上目,泪泉疾病等引起的证候,“视珠外神水枯涩,而不润莹”(《审视瑶函》)。证见泪液减少,甚则枯竭,不能润泽目珠。视之暗淡失泽,转动欠灵,眼
见伤寒六书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松节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