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肢不举

四肢不举

证名。指四肢活动受限,不能抬举。多因风袭经络,或脾胃虚衰及积热所致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三阴发病,为偏枯痿易,四肢不举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·诸风》:“脾虚寒,厉风所伤,举体消瘦,……四肢不举,身重,大小便利无度。”《医门法律·中风门》:“四肢不举,有虚有实。阳明虚则宗筋失润,不能束骨而利机关;阳明实则肉理致密,加以风邪内淫,正气自不周流也。虚用六君子汤,实用三化汤合承气汤。”又“四肢不举,皆属脾土膏粱太过,积热内壅者,为脾土瘀实,宜泻以开其壅,食少体羸,怠惰嗜卧者,为脾土虚衰,宜补以健其运。”本证可见于中风、偏枯、痿证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行赤热证

    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目赤痛,或睥肿头重,怕热羞明,涕泪交流等证,一家之内,一里之中,往往老幼相传者是也。”即天行赤眼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金匮要略

    即《金匮要略方论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凌晓邬

    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

  • 紫花草

    见《江苏药物志》。为石荠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曲周

    相当于颊车穴。又称曲隅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顑(顋)痛,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,立已。”马元台注:“此穴在耳下曲额端,动脉环绕一周,故曰曲周也。”

  • 黄退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凯钧条。

  • 仙草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内郁

    病证名。指七情所致之郁证。《不居集·诸郁》:“内郁者,七情之郁也。”参见怒郁、思郁、忧郁、悲郁、惊郁、恐郁各条。

  • 偏历

    经穴名,代号LI6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手阳明之络穴。位于前臂背面桡侧,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,距阳溪穴3寸处;或以两手虎口交叉,当中指尽处是穴。其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,尺侧

  • 金陀僧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密陀僧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