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啮(nìe 聂)舌

啮(nìe 聂)舌

病证名。啮者,咬也。系指自咬其舌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少阴气至则啮舌,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》:“齿者,肾气之所生也,少阴之脉挟舌本少阳之脉循于颊,阳明之脉,挟口环唇下,如肾藏之生气厥逆走上,与中焦所生之脉气,相辈而至,则舌在齿之内,而反向外矣,唇在齿之外,而反向内矣,颊在齿之旁,而反向中矣。”故自咬其舌。《证治汇补》卷四:“心脾之虚,恒通于舌,阳明之经,直入齿缝,故邪入心脾,则舌自挺;邪入阳明,则口自噤,一挺一噤,故令嚼舌。治宜清其风火,则舌自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元脉影归指图说

    脉学著作。简称《脉影图说》。2卷。旧题晋·王叔和编,明·沈际飞重订。书中论述七表、八里、九道脉,奇经八脉,十六怪脉,左右手三部阴阳脉绝候等脉学专题,有图有论。作者还介绍了“观形色歌”,作为脉诊的辅助。

  • 稚阴

    形容小儿身体当长,但阴精尚未充盈的生理特点。阴未足则不足以充养阳气,故小儿既为稚阴之体,也是稚阳之体。参见稚阳稚阴条。

  • 乌菜

    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宋迪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,兼通医学。熙宁中(1068~1077年)邠州(今陕西彬县)地方官。撰《阴毒形证诀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暑嗽

    病名。指暑热或暑风袭肺所致的咳嗽。《类证治裁·咳嗽》:“暑嗽,暑热蒸嗽,及暑风袭入肺卫,寸脉大,喉痒口渴,俱宜微辛微凉,竹叶、蒌皮、杏仁、石膏、薄荷、香薷。暑兼湿,咳而痰稠,气阻溺涩,宜苦降淡渗,厚朴

  • 半产恶露不下

    病证名。半产即小产。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。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。

  • 紫荆皮散

    即紫金皮散,见该条。

  • 牛舌黄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钻子

    见《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》。为钻石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邪气

    即病邪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参见邪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