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吴瑞甫

吴瑞甫

【生卒】:1871~1951

【介绍】:

字锡璜,号黼堂。福建同安人。早年习儒,光绪间(1875~1908)中举人,授广西候补知县。家世业医,已历七代。其祖父以词章之学无补于世,勉其继承家学,乃受其父吴筠谷之教,朝夕研究岐黄家言,后又学麻、痘两科于大田县杨氏,先后拜师多人。技成在同安执教并悬壶十余年。1918年至上海开业,1921年返厦门定居,屡起沉疴,名闻遐迩。1934年创办厦门国医专科学校,任校长。1938年厦门沦陷,锡璜拒任维持会长,以古稀之年远涉重洋,避居新加坡。在新加坡创办新加坡国医研究所。主张中西汇通,以为中西医学虽宗旨悬岐,而理法并无差异,两者可参考互证,以会其通。精内科和痘科。著有《中西温热串讲》、《中西内科学》、《删补中风论》、《脑髓病论》,主编有《国医旬刊》及多种教学讲义。逝世在新加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针砭

    古代以砭石为针,刺穴治病的方法。后世泛称针刺治疗和砭石出血为针砭。《西斋话记》:“陇州道士曾若虚者,善医,尤得针砭之妙术。”

  • 朱丹山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载阳。仙居县(今属浙江)人。精于儿科麻症,撰有《麻症集成》(后由王月波参订),采集各家之说,并主张麻症无需切脉,只需察形观色,随症应变,即可决其顺逆吉凶。

  • 四肢坚硬

    证名。指四肢肌肉发硬及关节活动障碍。《医学入门·怪疾》:“四肢坚硬:寒热不止,经日后四肢坚如石,以物击之似钟磬声,日渐瘦恶。”多因气血不荣四末,痰瘀停滞日久所致。

  • 白桐皮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

  • 医诂

    见医故条。

  • 拱地龙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合掌消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新定吴茱萸汤

    《金匮翼》卷六方。人参一钱,炮吴茱萸三分,黄连六分,茯苓二钱,半夏一钱半,木瓜七分。加生姜,水煎服。治胃脘痛不能食,食则呕,其脉弦者。

  • 巨虚下廉

    见下巨虚条。

  • 音嘶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玉版》。又名声嘶、声喝、声散、声破。为多种咽喉疾患主要症状之一。系指说话声嘶不清,声出不彰。多由肺气闭郁,气道壅遏;或肺肾阴亏,咽喉失养;或由气滞肝郁,气滞血瘀;或痰火湿浊上蒸;或气

  • 王一鹏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启云。松江(今上海)人。少年落拓不羁,父节之,有医名,督学甚严。名医沈虚明视其才,悉授其术,乃精小儿医。其治小儿病审证精细,时以小儿医独夸江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