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箧中方》3卷。
病证名。由风搏肺脏,传于大肠,津液干燥所致。其症大便燥结,排便艰难,多见于老年体弱及素患风病者。《圣济总录·大小便门》:“风气壅滞,肠胃干涩,是谓风秘。”《证治要诀·大便秘》:“风秘之病,由风搏肺脏,
病证名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发黄》:“蓄血发黄者,其人身黄,脉沉结,小腹满硬,小便自利,大便黑色,其人如狂,此为蓄血在下焦,用桃仁承气汤下之,盖血下则黄退也。”参见黄疸、伤寒蓄血证条。
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多食膏粱厚味,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症。热熏于肺为上消,症见烦渴引饮,用清肺饮。热积于胃为中消,症见烦热多食,食下则饥,口臭,用清胃汤加干葛。热流于下为下消,症见小便频数,如膏
书名。①河北新医大学医教部编。内容包括中医基本知识,常用中草药简介、常见证候、疾病的治疗共三部分。书中对病证的分型比较简括,治疗选方切于实用,并收集了各地的一些医疗经验和单方验方。1971年由人民卫生
【生卒】:1834~1894【介绍】:清藏书家。字刚甫,号存斋,晚号潜园老人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咸丰(1851~1861)间举人,光绪(1875~1908)间官至福建盐运使。精于校勘学、目录学。其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五方。生地黄、麦门冬各五钱。水煎服。治上焦血热而致的耳窍时流鲜血,尺脉虚数者。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槜李(今浙江嘉兴)人。因念小儿之疾苦,惟疮疹皆不可免,而治疗之间,毫发一差,死生随异,乃广求古人之议论,证以己所闻见,撰成《痘疹论》3卷。
书名。不分卷。清末余德壎撰。刊于1910年。作者以郑肖岩《鼠疫约编》为基础,参考诸家学说论述鼠疫源流、病情、治法及方药。末附罗芷园、郑肖岩等鼠疫医案35则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方。威灵仙(苦葶苈同入)、黄芪(续断同入)、苍术(橘皮同入)、乌药(茯神木同入)各半两。以大木瓜四个,切盖去瓤,入上药,用盖簪定,酒洒蒸熟,三蒸三晒,取药焙干为末,研瓜为膏,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