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合病

合病

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,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。见《伤寒论》。《景岳全书·伤寒典》:“合病者,乃两经三经同病也。如初起发热、恶寒、头痛者,此太阳之证,而更兼不眠,即太阳阳明合病也,若兼呕恶,即太阳少阳合病也,若发热不眠呕恶者,即阳明少阳合病也,若三者俱全,便是三阳合病。”《伤寒溯源集·合病并病总论》:“合病者,两经三经一时并受,见证齐发,不似传经之以此传彼也。”“以其并感齐发,无先后之不齐,故谓之合。”合病多见于三阳经阴经与阳经亦可见合病。《医宗金鉴·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》:“论中所著合病并病,虽单举阳经,未及阴经,然阳经既有合病并病,则阴经亦必有之可知矣。如太阳病脉反沉,少阴病反发热,是少阴太阳合病也。”《伤寒论翼·合并启微第三》:“夫阴阳互根,气虽分而神自合。三阳之里,便是三阴,三阴之表,即是三阳。如太阳病而脉反沉,便合少阴;少阴病而反发热,便合太阳;阳明脉迟,即合太阴;太阴脉缓,即合阳明少阳细小,是合厥阴;厥阴微浮,是合少阳。虽无合并之名,而有合并之实。”参见并病、太阳阳明合病、太阳少阳合病、三阳合病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痰湿

    病因或病证。详湿痰、痰湿阻肺条。

  • 张璧

    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。张元素之子,号云岐子。易州(今河北易县)人。继父业,名闻当时。撰有《脉谈》、《云岐子脉法》、《医学新说》等。又撰《伤寒保命集》二卷(《济生拔粹》中题名《保命集论类

  • 口齿疳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第八十七卷。疳疾毒热攻胃反映于口齿的证候。多由阳明湿热火毒熏蒸所致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初发之时,小儿口臭,上干胃口,气息臭郁,渐进损筋,龈肉生疮,或肿或烂;又进热逼入脉,常出

  • 问饮食口味

    十问之一。询问饮食口味的变化情况,可以了解脾胃的功能,判断病势的进退,以及病变的寒热属性等。《景岳全书》:“病由外感而饮食不断者,知其邪未及脏,而恶食不恶食可知;病因内伤而饮食变常者,须辨其味有喜恶,

  • 啼哭声

    听声知病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但哭无声只是惊,多啼不哭痛分明。声轻颤嘎风痫病,速缓声频吐泻成。

  • 眼眶骨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秘传证治要诀》卷五。本证常与肝有关。因肝阳上亢引起者多为酸痛,并有眼睑沉重,宜平肝潜阳,用天麻钩藤饮加减;由肝虚引起者,目见光亮则眼眶骨痛甚,宜滋养肝阴,用生熟地黄丸加减;由痰饮引起者,眉

  • 医方大成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新编医方大成》、《类编经验医方大成》。10卷。元·孙允贤辑。刊于1321年。本书系集录宋、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。全书共分72门,包括风、寒、暑、湿、伤寒、疟、痢等。每门之前扼要论

  • 即按摩。详该条。

  • 探肛筒

    检查肛肠病的一种工具。见清·高梅溪《外科图说》卷一。类似现代之窥肛器。

  • 厥阴经脚气

    脚气病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厥阴肝经而成的脚气。证见腰胁偏疼,从足大趾连及足跗上廉、上腘至内廉,循股环阴器,抵小腹,夹脐诸处胀痛,两脚挛急,咽干,呕逆,洞泄。若自汗者为风胜